欢迎来到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官网

联系电话:0476-8282707

品牌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品牌建设

北京市房山区:由“黑白”到“葱绿”再到“金黄”

2017-11-09 09:12|作者:|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由“黑白”到“葱绿”再到“金黄”

——北京市房山区发展转型的生态实践

本报记者 李庆国 芦晓春

  这里因山得名,十多亿年的自然造化、千百万年的地质变迁,造就了众多神奇的自然风貌;这里由史而兴,70万年前的“北京人”遗址的发现震惊世界,3000多年的古燕都文化在此孕育而生,独特的历史文化让其揽收“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誉。

  这里便是首都西南门户,北京市房山区,一片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土地!

  历史大潮奔涌向前,新时代大门已打开。如今,房山区正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积极打造高品质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努力建设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家园,生态已经成为房山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名牌。

  深秋之际,记者走进房山,所到之处层林渐染、秋色连波,如同一幅山水画卷,向世人展现着近些年生态实践所迸发出的活力和生机!

  冲出“黑白”危机  

    ——为摆脱资源型地区的粗放发展方式,房山区高举生态文明大旗,开启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让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然而,这个过程并非自然而然、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代价和疼痛。对于房山区来说,更是如此。

  有着数百年开矿采煤历史的房山、门头沟等京西地区,曾是京城重要的能源供给基地和建材加工基地。直到本世纪初,房山区依旧矿山林立,给人的印象是产业“黑白灰”,与北京其他区相比,是个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的“灰姑娘”。

  更令人忧心的是,长期依赖资源开采的粗放落后发展方式,不但没有让村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而且给当地生态带来严重的负面效益。在房山区的大安山、史家营等乡镇,山体千疮百孔,自然景观和植被严重破坏。每逢雨季,山洪泥石流频发,给社会经济和当地生存环境带来危机。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市提出了“世界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等一系列目标,经济开始实施新转型。从2005年开始,房山区痛下决心,陆续关停当地的煤矿、石矿、砂场。

  经过几年的强力推进,2010年彻底告别了煤矿开采的历史,及早开启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之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北京市也进入了城市生态建设的新时期,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通过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努力提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并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首都西南部重要的发展新区与生态屏障,如何在新时代建设美丽房山成为一项全新课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房山区委书记曾赞荣满怀激情地说:“我们要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断改善环境、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好山好水好生态,努力建设美丽房山,努力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房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厚植“葱绿”底色

——随着生态保卫战在房山的持续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山区乡村矿区变景区,“靠山吃山”有了新内涵

  一个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并非易事,需要找对路子,精准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山区着眼于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长远追求,不断厚植生态环境向好向优的基础,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治污取得显著成效。全区1170家“散乱污”企业被关停,压减燃煤106万吨,基本实现全区“百村无煤”;完成215家污染企业退出任务,彻底结束了资源型企业开采加工史。

  ——治河实现长足发展。全区境内的17条河道全部有了河长,16条中小河道基本实现防洪达标,其中平原长阳良乡组团区域达到可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村镇区域防洪标准达到可抵御20年一遇洪水;山区区域防洪标准达到可抵御10年一遇洪水。

  ——绿化得到有力加强。开展平原造林、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山区生态修复等工程,累计完成平原造林近1亿平方米;建成了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长阳万亩滨河森林公园、青龙湖森林公园、大石河红领巾公园等一批公园,全区公园总数达35个,总面积达817万平方米。

  青龙湖的碧波荡漾、十渡河的清澈激流、坡峰岭的漫山红叶……随着生态环境保卫战的持续进行,如今的房山处处是美景,已成为京西休闲度假的重要基地。当地不少乡村已经摆脱了过去“黑白灰”的低端发展模式,转为迈向文化旅游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靠山吃山”有了全新的内涵。

  大安山乡在关闭煤矿后,长期的生态恢复工程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基础。意识到丰富的山地资源是最大的财富、最好的优势和最亮的品牌后,大安山乡党委政府集中精力做好“全山地”文章,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之路,确立了“三山”发展战略,提出“决战一园,进攻两区”的发展目标,走上了以打造国家全山地运动度假公园为支柱的产业转型道路。

  如今,大安山乡正大力实施“守山”“育山”“美山”三大工程,同时“一园两区”的建设基本涵盖了全乡8个行政村,形成临近村组团发展的格局,全乡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全面推进,旅游吸引力逐渐形成。不久之后,京郊又将增添一张靓丽名片。

  焕发“金黄”生机——

  生态赋予了房山新的生产力,在承接首都功能转移中,一批特色小城镇依托环境优势正在成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典范

  生态就是生产力。如今,房山区的发展层次因新生态和新结构而变,发展呈现出新气象、新变化。

  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疏解的加快,京郊迎来了承接首都功能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对于房山来说,这个工业大区历经清退整治的蜕变洗礼之后,突显出了生态优势。全区依托优美环境承接中心城优质资源,加快推进以一批特色小镇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调整退出低端产业与优化提升产业层级同步推进。

  位于京西南一隅的房山区长沟镇,原来是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地方。而近几年,它却有了一个“北京基金小镇”的新名号。这里虽没有高楼迭起,但却有“高大上”的办公区域,更有美如画的生态湿地。深秋季节里,小镇漂亮而宁静。201610月,小镇成为住建部发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北京基金小镇是房山区承接疏解功能,服务金融创新的一个代表,通过北京基金小镇的打造,对房山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首都的金融功能布局,是非常重要的。”房山区区长陈清表示。目前,小镇入驻企业已达425家,管理资产规模达9009亿元。到2020年,小镇建成后预计引进培育具有较大规模的基金机构超过500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

  长沟镇也成为房山区建设特色小镇的缩影。目前,该区正以长沟北京基金小镇为龙头,着力打造6个功能性特色小镇,包含休闲旅游、时尚创意、健康颐养、京源文化等不同主题。同时,6个特色小镇作为房山区新型城镇化试点先行区,在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政策、资金、资源集成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

  生态底蕴成为房山新型城镇化的突出优势。房山是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试点,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就近就地实现城镇化,实现产城融合,也对下一步房山区全面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特色小镇是房山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典范。生态的价值不是虚无空谈,在这里它是看得见的图景、感受得到的实惠,也催生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金黄色的灿烂生机。

  浩荡东风鼓满帆,壮志雄心宏图展。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房山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下,一个生态宜居、生活美好、产业兴旺的美丽新房山正加速强势崛起于京西南!